xiānliè

先烈


拼音xiān liè
注音ㄒ一ㄢ ㄌ一ㄝˋ
词性名词

先烈

词语解释

先烈[ xiān liè ]

⒈  对烈士、殉难者的尊称。

革命先烈。
为诸先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martyr;

⒉  又。

诸先烈之牺牲。
先烈遗志。

引证解释

⒈  祖先的功业。

《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 传:“使能继先王之功业。”
南朝 梁 沉约 《南郊恩诏》之三:“仰寻先烈,思致升平。”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魏 晋 以来,逮相师法,用以叙先烈,述祖德。”

⒉  建有功业的先人。

唐 杜牧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崔公行状》:“易名定謚,为国常典,敢书先烈,达于执事,附于史氏云尔。”
宋 司马光 《进古文孝经指解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纯孝之性发於自然,动静云为,必咨训典,起居出入,不忘先烈。”
清 钱谦益 《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尔先人昭事我祖,公望岿然;尔尚佽我多艰,无忘先烈。”

⒊  对烈士的尊称。

徐特立 《论国民公德》:“爱国不要成为完全是思想上的,要用爱国的思想推动行动,并且不要忘记百年来为祖国流血的先烈。”

国语辞典

先烈[ xiān liè ]

⒈  先人的功业。

《书经·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⒉  尊称已故有功烈的人。

唐·杜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崔公行状〉:「易名定谥,为国常典,敢书先烈,达于执事,附于史氏云尔。」

如:「革命先烈」。

英语martyr

德语Märtyrerin, Märtyrer (S, Mil)​

法语martyr

分字解释


※ "先烈"的意思解释、先烈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赴汤蹈火,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2.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舍生取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3.1958年8月4日,普宁县泗竹埔乡全体民办教师专程来到流沙人民公园中刚落成不久的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并合影留念。

4.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前赴后继,冲锋陷阵。

5.越是思考当年国运危如累卵的局势,越是回忆先烈“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奋斗,我们就越深切地感受到:抗战胜利来之不易,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

6.为拯救中华民族,救国救民,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使帝国主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企图始终没能得逞。

7., 面对每天近11个小时的训练,没有人叫苦叫累,都自觉地把阅兵训练当成是对先烈的缅怀、当成是锤炼军人血性的舞台。

8.他勉励韩燕来要学习父亲的优秀品质,要有后来居上的精神,才不愧为革命先烈的后代。

9.青少年朋友们,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传统要牢牢记在心头,以此激励我们、警示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10.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社会主义的早日到来,他们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表现了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